國際清算銀行報告:加密貨幣和 DeFi 或加劇貧富差距、 destabilize 金融
- 柒 吴
- 4月19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根據國際清算銀行(BIS)的報告,加密貨幣的日益普及可能對傳統金融系統構成風險,並加劇財富不平等。 BIS 在 4 月 15 日的報告中警告說,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的投資者數量和資本額已「達到臨界點」,投資者保護成為監管機構「高度關注的問題」。報告指出,加密貨幣市場的規模表明,當局應關注「加密貨幣的穩定性,以及它可能對傳統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影響」,並強調穩定幣的作用,BIS 稱穩定幣「已成為參與者在加密貨幣中轉移價值的手段」。該報告呼籲對穩定幣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管,以確保穩定性和儲備資產要求,保證在「市場壓力情況下」穩定幣可以兌換成美元。 BIS 還對加密貨幣市場如何可能加劇收入不平等表示擔憂,例如在 2022 年 FTX 崩盤期間,較大的投資者利用了較不成熟的散戶投資者的情緒。 BIS 報告指出:「在 2022 年價格暴跌時,用戶實際上交易了更多。」「最令人不安的是,大型比特幣持有者(『巨鯨』)在拋售,而普通散戶投資者(『磷蝦』)在買入。」報告總結說,DeFi 和 TradFi 具有相似的根本經濟驅動力,但 DeFi 的「獨特功能」,如「智能合約和可組合性」,提出了新的挑戰,需要積極的監管干預,以「維護金融穩定,同時促進創新」。



留言